1. 如何做直选定位数据查询?
2. “动态号码表-热冷温”与“形态分析表-热冷温”的区别
3. "族群FDM"图表使用技巧-1
4. 如何自己添加历史数据?
5. 方案分析-技巧1
6. 方案分析-介绍
7. 历史数据隔期算法介绍
8. “方案分析”用前必读
9. 数据监视器应用说明
10. 动态指标为什么不适合做实时数据检验?
11. 使用指标过滤时的容错问题
12. 排列五和七星彩使用“定胆杀号统计表”
13. 如何简单有效的利用“数据映射”和“胆码精灵”
14. 通过什么途径可以对每位号码进行分析(如:百位)
15. 如何去除保存数据时的空行?
16. 走势图选号操作技巧
17. 我想要单独红球的AC值,如何修改?
18. 为何组号蓝的遗漏总值和历史数据中的不一样
一、多变量语法
1. 此语法针对有一个或多个变量的场景。
2. 因可以有多个变量,所以使用时必须指定变量名称。
3. 包括比较运算符:与单变量不同,对于集合数值不能直接作用于此,要使用专门的集合函数。
1)= : 等于;
2)> : 大于;
3)>= : 大于等于;
4)< : 小于;
5)<= : 小于等于;
6)!= : 不等于;
4. 集合函数:
1) in:集合包括判断,例如“in(次数, '3,5,7')”,表示次数包括“3、5、7”这三个值;
2) out:集合排除判断,例如“out(次数, '3,5,7')”,表示次数不包括“3、5、7”这三个值;
3) range:集合区间判断,例如“range(次数, 3, 7)”,表示次数包括3-7的所有值;
5. 包括逻辑运算符:多变量语法支持将多个条件用逻辑运算符连接起来。
1)or : 表示“或者”,用于多个条件满足任意一个;
2)and : 表示“和”,用于多个条件都要满足;
二、适用场景
1. 旗舰版-指标搜索的数据过滤。
2. 旗舰版-复合搜索的数据过滤。
三、示例
“次数=3”:匹配次数等于3的项目;
“次数!=3”:匹配次数不等于3的项目;
“次数>3”:匹配次数大于3的项目;
“次数<3”:匹配次数小于3的项目;
“次数>=3”:匹配次数大于等于3的项目;
“次数<=3”:匹配次数小于等于3的项目;
“in(次数, '3,5,7')”:表示次数包括“3、5、7”这三个值;
“out(次数, '3,5,7')”:表示次数不包括“3、5、7”这三个值;
“range(次数, 3, 7)”:表示次数包括3-7的所有值;
“主指标值=15 and 次数=8”:表示主指标值必须等于15,并且次数等于8;
“次数=3 or 次数=8”:表示次数等于3或等于8;